首日会议报道|2022中美检验大师论坛拉开帷幕
2022年11月29日,第六届中美检验大师论坛顺利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检验医学专委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中华检验医学杂志》联合学术支持。
中美检验大师论坛始办于201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论坛旨在分享中美临床检验医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讨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为中美医学检验专家提供一个专业、严谨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中美检验大师论坛始终秉承“检验服务健康”的理念,持续关注医学检验新技术、新理论的前沿进展。本届会议分别设立“检验医学分子诊断新进展”、“检验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检测干扰:识别、调查与对策”分论坛,邀请中美检验医学专家展开学术交流,共同探索检验医学未来发展。
✦
开幕式
✦
本次论坛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检验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顾问、《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总编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柏申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大会主席潘柏申教授致欢迎辞
会议伊始,潘教授代表大会组委会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多年来中美检验大师论坛的举办一直得到罗氏诊断公司的大力支持,罗氏诊断中国总经理姚国樑先生致开幕辞,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罗氏诊断中国总经理姚国樑先生致开幕辞
全体与会嘉宾线上合影
✦
大会前瞻性报告
✦
本届论坛特别设置大会前瞻性报告环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成彬教授担任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尚红教授作题为《我国检验医学发展与挑战》的报告。
王成彬教授主持大会前瞻性报告环节
尚红院士作大会前瞻性报告《我国检验医学发展与挑战》。
尚红院士指出检验医学的发展逐渐从以标本为中心过渡到以疾病与患者为中心。如今,检验医学的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在创新层面,精准化、智能化及本土化的技术发展不足;在根基建设层面,检验标准化及同质化仍有待提高,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仍需加强。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需要根据临床疾病诊治的要求和国家全民健康战略需求,全面推动检验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检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实现全民大健康的战略目标保驾护航。
“检验医学分子诊断新进展”主题论坛
本次主题论坛邀请了中美分子诊断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从肿瘤、感染、遗传等多方面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演讲,共同探讨检验医学领域分子诊断的新进展。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传新教授作题为《分子诊断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的报告。
王教授提到从循证医学发展至如今的精准医学,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王教授分享了团队在外泌体方向的研究,通过“临床需求-基础研究-临床验证-推广应用”的创新模式,发现并验证了一系列可用于肿瘤诊断、预后监测的新型生物标志物。肿瘤精准诊疗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多组学角度全方位开发分子标志物,还需要通力合作,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为肿瘤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Esther Babady教授作题为《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r Infectious Diseases》的报告。
Babady教授回顾了COVID-19爆发以来,对临床实验室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以及不断变异的病毒,对于实验室的检测速度和检测负荷都是极大的考验。实验室同时面临试剂、仪器以及人员的不足。针对COVID-19的分子诊断产品呈爆发式增长,涵盖PCR、测序、POCT等不同类型。然而,随着全球新冠大流行的消退,为新冠检测而新增的平台与设备需要思考新的临床应用场景,实验室应当重新评估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拓展分子检测项目,提升分子诊断的能力。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欧启水教授作题为《HBV感染:从诊断到精准诊断》的报告。
欧教授指出我国HBV感染的防治工作形势仍然面临很多难点与挑战,包括抗病毒治疗时机存在争议、抗病毒疗效及临床结局缺乏特异性标志物。一方面,需要不断挖掘传统经典指标蕴含的新价值;另一方面,更要关注新型指标的临床意义与应用前景,比如乙型肝炎病毒RNA(HBV RNA)、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等。随着组学概念的提出与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需要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整合,将HBV感染的“诊断”进阶到“精准诊断”。
俄亥俄全国儿童医院Huanyu Wang 教授作题为《The Promise and Reality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based Testing for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的报告。
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实验诊断技术是当前感染性疾病临床实验诊断的重要手段,高效、快速地检测病原微生物对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意义重大。王教授回顾了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优势与局限性,探讨了如何优化基于测序技术的感染性疾病诊断策略。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与优化,有望看到更多低成本、高通量、准确高效的产品应用于临床,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及时、可靠的结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郭玮教授作题为《全外显子组测序助力成人遗传病精准诊疗》的报告。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基因检测技术的飞跃,基因测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郭玮教授介绍了中山检验开展全外显子组测序工作的经验,以生动的临床案例分享了测序技术给成人遗传病精准诊疗带来的获益。同时,郭教授深入分析了目前测序技术在院内开展面临的挑战,包括硬件与软件的配置、数据分析与解读的困难以及专业人才的稀缺。测序技术是实现精准检验的一把利器,即便困难重重,仍需直面挑战,把握机遇,才能进一步提升检验学科的服务能力。
学术报告环节主持嘉宾风采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张捷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潘世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李莉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府伟灵教授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琳教授担任学术报告环节的主持嘉宾并作出精彩点评。
学术讨论环节与会嘉宾热烈讨论
本次学术讨论环节,由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吕建新教授担任主持嘉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培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清涛教授以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作为特邀讨论嘉宾,与在线讲课及主持嘉宾共同展开了热烈讨论。
随着检验医学分子诊断领域的飞速发展,二代测序等高新技术的临床检测需求不断拓展,院内开展的诉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平衡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规范应用,如何解决分子诊断领域专业人才的缺口?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专家们各抒己见引共鸣,集思广益促发展。
2022中美检验大师论坛第一天的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在线观看人次逾万,丰富精彩的内容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2022中美检验大师论坛—“检验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主题论坛和“实验室检测干扰:识别、调查与对策”主题论坛将分别于11月30日、12月1日下午准时召开,届时,多位中美检验医学专家将于线上跟您进行交流和探讨,精彩继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