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CGSP)2021年度总结及省级中心实验室培训会议顺利召开
2022年9月22日下午,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和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和内分泌科承办的“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CGSP)2021年度总结及省级中心实验室培训会议”顺利召开。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的各参与单位项目负责人线上参与本次会议。会议旨在总结前期的工作成果并为建设全国省级参考实验室网络打下基础。
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郭玮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潘柏申教授共同致辞。
郭玮主任代表“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CGSP)”项目欢迎各位参会者。郭玮教授指出糖尿病仍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重要的诊疗标志物,推进HbA1c检测结果一致性,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意义重大。希望通过不断推进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糖尿病专项防治行动的目标!
潘柏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自2010年以来始终致力于提升中国HbA1c检测质量。随着CGSP工作的不断推进,2021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首次将HbA1c纳入我国的诊断标准!潘柏申教授感谢各位参与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并表示CGSP项目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建设全国省级参考实验室,助力新版诊疗指南的推广应用。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环节首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晓牧教授授课“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应用进展”,内容主要包括HbA1c与糖尿病的诊断、HbA1c变异度的应用进展。李教授指出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bA1c变异程度与糖尿病并发症也直接相关,包括微量白蛋白尿、视网膜病变以及全因死亡率等。最后李教授强调了HbA1c变异度的研究基础就是HbA1c的检测质量,从而才能获得精准的HbA1c波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王蓓丽教授介绍了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2021年度总结与2022年计划。2021年度CGSP新增20家参与实验室,共有142家实验室完成了所有年度比对,其中107家实验室成绩为满分,共129家实验室成绩合格。王教授高度肯定了2021年度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下一步工作计划是逐步建立各省市的省级中心实验室,不断完善全国各省市的实验室网络架构,更大范围地提高HbA1c检验结果一致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生免组组长邵文琦副教授介绍了血红蛋白变异体对HbA1c检测的干扰。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疗标志物,其准确性尤为关键。邵老师介绍了血红蛋白病的发病机制和地域分布、HbA1c的研究历史,以及目前HbA1c不同检测平台的干扰。邵老师指出有效识别变异体是减少HbA1c检测干扰的关键,并且通过运用数据库和AI智能技术、不同检测平台间互补以及专业知识累积尽可能识别和减少HbA1c的检测干扰。
//
学术报告的最后环节是中国HbA1c一致性计划的省级中心实验室培训。2022年共有来自25个省市的34家省级实验室报名,通过培训标本制备流程和网站功能操作等内容为下一步建设各省级中心实验室比对网络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王蓓丽教授宣布“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CGSP)2021年度总结及省级中心实验室培训会议”圆满召开,相信在各家参与单位共同努力下,将不断推动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工作,让更多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