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质谱技术服务临床能力——上海临床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计划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1-01-11 | 来源:检验医学专委

2020年12月30日上午,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检验中心和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质谱学组共同组织的上海临床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计划(MSHP)研讨会顺利召开。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潘柏申教授和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关明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检验中心主任郭玮教授担任会议主持。研讨会邀请上海市40余家医院检验科负责人,围绕“提高上海临床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提升质谱技术服务临床能力”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


关明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检验科主任

关明教授致开幕辞。关教授指出,质谱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从小分子到核酸检测,涉及到的检测领域不断扩大。随着质谱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检测结果一致性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关教授强调,积极推动室间比对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最后关教授预祝此次会议圆满成功。


潘柏申教授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

报告主题:《串联质谱分析仪临床应用概况》

潘柏申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串联质谱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发展极其迅速,对于临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潘教授简要介绍了中美质谱开展项目的差异和国际最新发展趋势。面对高新技术临床转化中的挑战,人才始终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原动力。中山医院质谱平台积极开展各类适合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班并不断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为临床质谱发展提供了亟需的人才储备。潘教授结合中山医院开展临床质谱检测项目的经验,再一次强调了规范化是开展临床检测的重中之重,只有规范化、高质量的质谱检测结果才能更好地助力临床诊疗。

张洁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报告主题:《质谱法检测类固醇激素临床开展经验》

张洁教授首先介绍了质谱检测类固醇激素的优势。相比于传统免疫检测方法,通过质谱法检测多种类固醇激素可有效提高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筛查效率和诊断特异性。随后张教授分析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的原理以及核心优势。最后张教授通过醛固酮质谱检测的应用实例,分享了方法学开发、验证和临床应用的宝贵经验,充分体现了质谱检测类固醇激素的优越性。

王志成教授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检验科实验室自建方法组组长

报告主题:《质谱检测儿茶酚胺激素临床开展经验》

王志成教授通过实际案例说明了质谱检测血浆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王教授分析了血浆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临床质谱检测在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王教授提出目前我国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的质谱检测结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远未达到标准化,亟需通过完善的室间质评计划和室间比对来提升方法的一致性。

陆秋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检验科质谱检测平台主管

报告主题:《质谱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中的应用》

陆秋涯教授通过分析不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个体化差异和药代动力学变化,强调了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给药的必要性,指出治疗药物监测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精准医疗。随后,陆教授分析了目前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需同时兼顾检测项目的多样性、快速性和准确性,而目前临床质谱检测在商品化质控和室间质评等领域仍存在一定不足。本次会议的召开十分及时和必要,将为推动临床质谱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夯实基础。

居漪教授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

报告主题:《参考系统和临床质谱能力验证计划—25(OH)VD2/D3》

居漪教授首先介绍了参考测量程序/参考方法的定义,之后以25羟-维生素D为例,详细介绍了参考方法的原理、方法和参数。近年来,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开展了25羟-维生素D的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结果显示,由于质谱检测大多为LDT项目,不同实验室采用不同的校准物,样本处理流程、检测仪器、质控物、质控指标等也各不相同,因此检测结果差异明显。通过室间质量评价和能力比对是改善和提高各实验室质谱检测水平的方法之一,可以改善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从而为我国临床质谱检测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郭玮教授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检验中心主任

报告主题:《临床质谱检测一致性工作研讨会—质谱技术提升服务临床能力》

会议牵头人郭玮教授阐述了临床质谱技术的优势和所面临的挑战,分享了质谱平台建设、管理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郭教授强调了质谱技术发展必须以满足临床需求为首要目标,同时需清醒地认识到质谱检测方法并不等同于金标准,临床质谱检测的质量是建立在质谱方法规范化建立、验证、校准、质量控制和人员能力的基础之上。为了提高上海临床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提升质谱技术服务临床能力,郭教授提出了建立上海临床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计划(MSHP)的设想。该计划初期将覆盖上海地区临床质谱检测实验室,通过高频次的实验室比对和分析,促进持续改进和提高,从而提高参与的检测实验室临床质谱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更精准的质谱检测结果助力临床诊疗。MSHP首先将立足于上海,之后会把上海取得的成功经验辐射全国,带动全国临床质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会场座无虚席,专家畅所欲言

会议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各抒己见,指出虽然质谱检测方法存在诸多优势,质谱技术临床应用的探索与转化正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但是质谱技术在向临床转化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挑战。有专家结合亲身经历的患者投诉事件,强调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于检验服务临床至关重要。室间比对可以有效消除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的偏差,而上海临床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计划(MSHP)的推出正恰逢其时。与会专家也表达了发展临床质谱技术的强烈意愿,希望能够和拥有丰富质谱使用经验的检验同仁携起手来,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共同提升。


郭玮教授在会议总结中强调提升质谱技术服务临床能力的重要性,指出上海临床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计划(MSHP)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质谱检测质量,真正实现质谱检测技术的临床价值。短短几个小时的研讨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后续的深层次合作已初见端倪,本次研讨会为上海临床质谱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加快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进程开启重要篇章!







上海临床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计划(MSHP)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检验中心作为牵头单位,组织上海地区医院自愿参加“上海临床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计划”。该计划将通过每两个月一次的新鲜样本比对评价目前上海临床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现状,并通过比对结果分析、持续改进研讨会等方式提高检测结果一致性。计划将先从儿茶酚胺类激素、类固醇激素、RAAS激素和治疗药物监测等对于临床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项目开始实施,再适时根据各单位需求和临床质谱应用发展情况逐步扩大项目范围。希望通过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提高质谱检测结果一致性,助力临床精准诊疗。